每年都有眾多的考生,渴望到四川省上大學,應該怎么選擇四川省的大學呢?現在,就讓小編向你介紹一下,基于最新的高考錄取理工類門檻分和文科類門檻分體現的四川省高校最新排名。
成都理工大學排名(成都理工大學排名全國第幾位)【圖】
成都理工大學排名
成都理工大學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國際版排名) 在2022年中國高校ESI國際排名中,成都理工大學位列全球第2448名。
成都理工大學是中國第一所“雙一流”建設大學。它的前身是成都地質勘探學院,成立于1956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三所地質學校之一。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大學。學校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2000年劃轉地方,實行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中央和地方共建辦學制度。2010年,學校成為國土資源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的2019年高校。
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過程中,成都理工大學立志報國,努力工作,為社會培養了近30萬名優秀人才,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涌現出一批知名學者、專家和管理人才,其中兩所學院有5名院士。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構成了“講道理,成就工作”的校訓、“努力奮斗、奮發向上”的優良傳統、“不甘后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
目前,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和宜賓占地3487畝,校舍建筑面積134.6萬平方米。校園是一個美麗的學習和學習的花園。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科學知識、責任感、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人才。目前全日制學生38373人,其中本科生30161人,研究生8065人。學校有20所教學學校、1所沉積地質研究院、1所地質研究所、1所產業發展研究所。成都有50所工業發展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學學科優勢特色鮮明,以理工科為主,以地質、石油、資源、核技術、環境為優勢,以土木工程、化工、材料、電子、機械、信息、管理為特色,經濟管理、語法、外語、藝術、體育協調發展。目前,一級學科有7個博士授權點,1個博士授權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6個專業碩士授權點,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學校有一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三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一個國家重點(培養)。
成都理工大學排名全國第幾位
在2022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成都理工大學排名全國第173名。
成都理工大學本科招生專業(類別)66個,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2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0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省級一流專業48個,省級特色專業1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3個。學校是教育部的“優秀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大學,有7個國家級“優秀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含個別招生方向)。學校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
成都理工大學名師云集,人才云集。現有教職員工2893人,其中教授(級別)465人,副教授(級別)804人。截至2022年12月,已有208名國家級人才項目、頭銜和榮譽,其中8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2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14名國家級人才百萬人才工程候選人、6名國家優秀中青年專家、1名IEEEFellow候選人、2名其他國家院士、2名國家優秀專業技術人才、6名新時代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05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國家高校教學名師、7名國家優秀教師、4名國家五一勞動獎章獲獎者。獲得518名省級人才項目、頭銜和榮譽。學校名譽校長劉寶珺院士。兩院院士35人以柔性引進等形式聘用。學校擁有4個院士工作團隊、1個國家教學團隊、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年教師團隊、15個四川省科技創新團隊(創新研究人員)、四川省人文科學高水平研究小組。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成都理工大學走向世界科技前沿,勇攀科技創新高峰。有教育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四川省科技平臺3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藏地質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天府永興實驗室建設中,學校成功獲準碳匯與地質固碳研究部門。帶頭成立國際大型滑坡研究協會(iRALL)“深時數字地球”等國際學術組織負責(Deep-timeDigitalEarth,國際大科學計劃,如DDE。學校先后承擔了大量重要項目,如國家重點R&D計劃、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科技支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863”計劃、中國“973”計劃、中國地方調整計劃、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咨詢項目等。學校共獲得國家和省級科技獎1040項(次),其中國家級獎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中國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中國專利獎1項、國家科技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7項。
成都理工大學和成都市共創了6萬多個標本,包括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和世界著名的“合川馬門溪龍”化石。圖書館收藏印刷書刊296萬份,數字資源數據庫96份,電子書263萬份,電子期刊137萬份。檔案管理符合“國家一級科技機構檔案管理”標準。學校主辦了6種學術期刊的公開出版和發行,包括2種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2種CSCD期刊和4種科技核心期刊,并與Elsevier合作舉辦國際期刊《OreandEnergyResourceGeology》。學院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院、四川省高校廉潔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館”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