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考改革,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受到限制,很多一部分同學將被分流到職高或技校就讀。
中考失利讓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存在著一種情緒焦慮、前途迷茫的思想。“民辦教育費用高,職業教育不靠譜,流浪社會行不通”的思想很有代表性。
讀技校沒前途?讀技校不靠譜?
其實,技校也沒有道聽途說和想象中那么的差勁,有些技校辦得非常好,綜合實力,教學質量,就業前景,市場供需都不錯。當然,也不排除有不好的技校。
就像廣州白云工商技師學院,就擁有32年的辦學經驗,不僅成為國家級重點院校,還連續七年蟬聯廣東技工教育競爭力第一名。這里,還曾經培養出世界技能大賽總決賽冠軍和中國冠軍,這么一所實力院校,每一年都是學子報讀的大熱。
不能因為一次考試,而否定孩子的人生。很多上技校的孩子其實也非常的努力,也非常的聰明。但他們或許更擅長實際動手操作,而非枯燥的理論課程。很多從職業院校畢業的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專注,都成了企業、工廠的技術骨干,還有一些走上管理崗位。一些孩子畢業后自主創業,現在事業做的挺好。
讀技校沒前途?客觀的講,就收入和生活質量而言,并不一定說上了普高就一定比上了技校要好,也沒有絕對性,關鍵看道路你自己怎么走。
國家發展更需要專業技能精英
國家發展中人才結構不僅需要科學家,更需要有專業技術的建設者、技術工人。有關人才發展報告中提到,在我國,高級技工的比例僅為5%左右,高級技工缺口高達近千萬人。而在日本,產業工人隊伍中有40%的高級技工;在德國,高級技工比例高達50%。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人才的定義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
從中可看出:并不是只有掌握高精尖知識的學者才是人才,當今社會發展需求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人才。
真正的殘酷是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路
大家都知道學習語數英等文化課也是一門非常吃苦的腦力勞動,對于學習成績不占優勢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而這個世界總有一部分人善于學習,也總有一部分人善于動手和技能操作。
讀技校沒前途?如果這部分孩子掙扎著在普高度過三年,最后被扔進社會從頭學起,白白浪費了時光,那才是真正的殘酷,真正的沒前途。
所以“職業教育”不僅有效分流中考及升學的壓力,也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成長機會和成才路徑,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教育。
中考已經翻篇,不必要過度的焦慮和迷茫,無論家長或學生請收起苦惱和抱怨,報讀廣州白云工商技師學院,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一樣可以活出出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