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到22年年底,許多烘培店收到了疫情的打擊,遭遇閉店歇業。原以為2023年行情會更加蕭條,可是沒想到競爭激烈,整個烘培市場異常“熱鬧”。
可以看到的是,一些新店不斷涌現,炒作、排隊等營銷手段層出不巧,例如魔都里排隊買黑松露菌菇風味金槍魚貝果,蹲點搶“面包腦袋”必嘗的10家線上店,以及引發網友熱議的各城市老式糕點店鋪,每一家都吸引了大量顧客。但一些老牌網紅烘培店卻悄悄開始收縮業務、撤店甚至破產清算,例如走高奢路線的LADY-M,曾在廣州風靡一時,引起眾多網紅打卡,如今卻和大家說了再見。
反差如此大,讓我們也不禁想,學中西式面點有出路嗎?白云梁老師給大家分析下。
90后成消費主力,市場消費潛力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90后等新生代消費者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他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習慣也與以往有所不同。這些新生代消費者更加注重簡單、便捷和時尚的生活方式,對于食品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
在這種背景下,追求簡單、便捷、更加西化的烘焙食品的滲透率迅速提升。這些烘焙食品不僅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而且時尚、便捷、多樣化,能夠滿足新生代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時中式面點也在尋求突破和創新,一些創新型的中式面點品牌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他們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口感,同時也注重產品的包裝和宣傳,以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中西式面點主餐化,人才需求增加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中西式面點主餐化趨勢逐漸明顯。在2019年的“行業之力”活動中,導師們也提出了將一日三餐改為五餐的餐飲概念,以此改變消費者的飲食方式和消費習慣。這一概念的提出,也讓面包店、糕點店等店鋪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和更高的消費頻次。可以預見,隨著主餐化的到來,烘培行業也將迎來高頻次消費的趨勢。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根據招聘網站發布的數據,我國目前對于具有成熟技術的面點師需求量極大,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2022年,中西式面點師的招聘需求同比大幅增長了30%以上,這種需求的增加不僅體現在一線城市,在新一線城市也同樣旺盛。這種對于具有成熟技術的面點師的強烈需求,既反映了中西式面點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增加,也體現了烘焙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和重視。
總的來說,我國面包行業將繼續保持量價齊升的狀態,行業的穩步增長具有可持續性。未來,隨著消費升級和多樣化需求的不斷增長,面包的消費量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隨著品牌建設和品質管理的加強,面包行業的穩步增長將得到進一步保障。因此,可以預見,我國面包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