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技工學校名單有哪些?不知道的朋友看,下面小編為您精心準備了“肇慶技工學校名單_肇慶技工學校簡介”僅供參考。如果你繼續關注這個網站,你會繼續得到更多!
肇慶技工學校名單
序號 | 技工學校名稱 | 技工學校地區 | 技工學校地址 |
1 | 肇慶第二技工學校 | 肇慶 | 景德路16號 |
2 | 肇慶交通技工學校 | 肇慶 | 肇慶市建設二路12號 |
3 | 肇慶高要技工學校 | 肇慶 | 高要區南興四路39號 |
4 | 肇慶公路技工學校 | 肇慶 |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前沙街15號 |
5 | 肇慶商務技工學校 | 肇慶 | 肇慶市端州區江濱西路24號 |
肇慶技工學校簡介
1、肇慶公路技工學校
學校成立于1976年,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注冊的公立技術學校,是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的廣東省肇慶市第十六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多年來承擔廣東省公路交通工程和市政工程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和資格鑒定。
學校以就業需求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0多年來,為全省乃至全國公路交通行業和城市建設行業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我校是全省同類學校中唯一一所開設公路交通專業的實用技能學校。多年來,我們與多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確保畢業生就業100%。畢業生有公路交通行業依托的就業優勢和高薪職業發展空間。
根據社會發展趨勢,我校進行了合理的資源整合。2002年以來,作為北京交通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在肇慶的分教點,我校設立了??坪捅究苾蓚€層次,包括各類專業的網絡遠程教育,為有志畢業生和社會人士進一步提升學歷提供了平臺。
2、肇慶高等技工學校
高要市技工學校是在高要農機學校和汽車駕駛培訓學校的基礎上,整合資源,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重點公辦技工學校。是中共高要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大民心工程”建設項目之一。學校位于肇慶,國家風景旅游城市。
高要市技工學校是在高要農機學校和汽車駕駛培訓學校的基礎上,整合資源,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公辦技工學校。是中共高要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大民心工程”建設項目之一。學校位于肇慶,國家風景旅游城市。位于324國道,交通便利,靠近廣肇高速公路、三茂鐵路,與肇慶風景名勝區七星巖隔河相望,距廣新農業生態園僅十分鐘車程。校園占地近100畝,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充足,教學實習設備先進。擁有各種實驗室、實習功能室、加工中心、數控機床等教學設備。現有全日制學生1700人。
學校堅持培養應用型技術人員和技能型技術人員的宗旨,注重對學生的技能培訓和各種技能資格考證培訓。專業以勞動力市場為導向,專業課程與企業技術需求相適應。畢業生由高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推薦。學校校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靜心宜人,是學習的理想場所。教室寬敞明亮,多媒體教室配備互動教學設備,學生可以充分享受學校的各種設施。學校按照國家高校后勤社會化標準建成,實行封閉式公寓管理。所有宿舍均配備網絡接口、醫療、生活等服務設施;有足夠的體育場地供各類球迷展示自己的技能。
3、肇慶交通技工學校
肇慶交通技術學校經省人民政府批準,隸屬于肇慶交通局全日制多層次省級重點技術學校,是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學校秉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注重技能、實踐、貼近企業、服務社會,開創了以汽車維修為龍頭、模具、數控、電氣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等專業協調發展的辦學局面。同時,學校獲得了汽車維修、汽車司機、汽車維修電工、模具、數控、維修電工、家政服務、嬰兒護士等31項不同工種、等級的鑒定資格,成為區域機關事業單位技術工人、企業在崗、下崗再就業人員崗位等級鑒定的首選基地。
校園一角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以“勤奮、善于思考、自我完善、美德”為校訓,注重提高教學質量,貼近市場和企業,突出服務社會、經濟和民生的功能,突出技能和就業特點。嚴格管理、實踐、高標準,形成模具、數控、電氣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等專業協調發展的辦學模式,致力于培養新世紀的高技能人才。
4、肇慶第二技工學校
肇慶市第二技工學校是國家重點技工學校。198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肇慶市端州區人民政府主辦,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學校位于肇慶市國家級旅游文化名城,北靠風景秀麗的七星巖風景區。環境優雅,校園建設規范,教學生活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以一批高中教師為教學骨干,注重學生整體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0多年來,學校一直堅持“以質量建校”的指導思想,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社會急需的中高級技能人才。學校多次被市、區人民政府授予職業教育培訓先進單位、衛生先進校園和精神文明單位。2002年成為首批承擔省級智力扶貧任務的技術學校之一。2006年,它成為承擔退役士兵免費培訓任務的技術學校之一。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管理,嚴格按照《廣東技術學校學生管理條例》規范學生的學習和日常行為,實行“半封閉”嚴格管理。實施學生“三自我”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為學生適應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