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農大怎么樣
河北農業大學(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分別共建的省屬重點骨干大學,學校入選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教育部100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河北農業大學的前身是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創立的直隸農務學堂;1912年改為直隸公立農業專門學校;1921年直隸公立農業專門學校、醫務學堂,還有法律、法政、高等師范等學堂合并,組成河北大學;1931年河北大學解散,河北省立農學院獨立辦學;1958年河北農學院更名為河北農業大學;1995年與原河北林學院合并組建為新的河北農業大學。
學校有31所學校(系、系),全日制本科生約33000人,全日制碩士、博士生5366人;在職教職工3171人,其中專職教師2131人;教授及相關職稱459人,副教授及相關職稱1006人;博士生導師248人,碩士生導師995人,擁有中國“百萬人才工程”和“萬人計劃”、國務院政府專項津貼專家、省級管理專家200余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教師3人,國家模范教師4人,國家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師21人,省級優秀教師19人,省級模范教師4人。
學科專業以服務農業現代化的生物應用技術、信息技術、智能設備設計與制造為優勢。“農學、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擁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2個。一個學科納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序列,三個學科納入河北省中國一流學科建設序列;國家重點(培訓)學科1個,部級重點學科3個,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4個,河北省重點學科16個;農業科學、植物科學、動物科學、化學、環境和生態學進入ESI世界前1%。本科專業96個,其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5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2個。
學校堅持以德育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努力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較強實踐技能的復合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始終堅持實踐教育理念,全面實施“311”人才培養模式和學分制,率先在全國制定實施本科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線圖。先后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09項,其中國家教學成果9項;建設國家首批農科教育合作人才培養基地6個;國家特色專業、中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國家“本科教學項目”建設項目24個。創新創業教育取得顯著成效,啟動成立“河北省大學創新空間聯盟”,獲準河北省創業大學,與省農業和農村事務廳共同成立“河北省農村創新創業聯盟”。學生們在“挑戰杯”和“互聯網”其中,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互聯網創業大賽中,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他獲得了河北省首個“青年紅夢之旅”跑道金獎。
網友對河北農業大學評價:
1.宿舍內部環境很好,很干凈衛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櫥柜。屋里陳設有兩個桌子和凳子,可以自己放電腦桌,自己裝點宿舍。
2.環境還蠻好的,分兩個校區。新校區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新”,可以用“遼闊”來形容,飯比一般學校要便宜好吃。
3.我是大二的,學機械,學校有兩個特點,一是歷史悠久,一是人多,主要有兩個校區構成,東校為老校區,學習氣氛很好,西校環境
4.在西校區,是新校區,環境挺好的,住宿條件也不錯,餐廳也挺好,還有服務區和超市。
5.相對于其他學校來說,農大的校風沒的說 很好,很樸實,住宿條件,宿舍都是高層,有電梯,六人間,有陽臺,有三張桌子。每個人有很多的書架和抽屜可以放東西,有網線,上網比較方便。
6.挺好的,設備很好.校風也很好。
河北農大怎么樣(河北農大怎么樣知乎)【圖】
2、河北農大是幾本學校
河北農大是一本大學。河北農業大學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分別共建的省屬重點骨干大學,學校入選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教育部100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學校成立于1902年,是中國最早實施高等農業教育的院校之一。河北省成立了最早的高等院校,經歷了直隸農業學校、直隸高等農業學校、直隸公立農業學校、河北農業學院、河北農業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等歷史階段。20世紀50年代,學校森林系、畜牧獸醫系、農田水利系參與了北京林業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的建立、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現內蒙古農業大學)、武漢水利學院(現與武漢大學合并)。1995年與原河北林業學院合并成立新河北農業大學。2000年,原河北水產學校、原河北畜牧科技學校并入河北農業大學。
經過百年的積累,學校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理念。堅持“農業教育非實習不能得到真諦,非實驗不能準確探索,實習實驗不能廢除”的教學理念,秉承“崇德、務實、求真”的校訓,開辟了全國著名的“太行山路面”,培養了“艱苦奮斗、甘于奉獻、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太行山精神”,多次得到黨和國家的肯定和表彰,成為高等教育的旗幟。先后培養畢業生40多萬人,涌現出董玉辰、劉旭、楊志峰、趙春江、郭子健等一批興業人才、學術骨干和管理人才。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李寶國同志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稱贊他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典范,是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學校在保定、滄州渤海新區、秦皇島、定州有5個校區;校園占地2765畝,附屬試驗農場3600多畝,農場4萬多畝,建筑面積124.1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8.01億元,固資26.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