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并非“打游戲就能拿學歷”。
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是2016年9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公布的《關于做好2017年高等職業學校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中增補的專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代碼670411,屬于教育與體育大類下的體育類。
如今電競產業發展速度過快,現有教育教學尚沒有相應人才培養模式,造成相應專業人才大量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主要培養的是電競產業相關從業人員,包括電競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職業經理人、賽事策劃與執行、戰術與數據分析、場地運營與維護、俱樂部運營與管理、電競主持與主播、電競商務等相關人才。
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并不是只需要玩玩游戲、看看視頻就能夠輕松獲得學分,而是需要對體育、商務、信息和管理等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想要拿到學位證書,不僅需要達到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水平,還需達到高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水平和獲得中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電子競技)國家職業資格、助理體育經紀人國家職業資格,二個以上項目達到二級裁判員等級水平。
電子競技與網游的三大差別
第一,基本屬性不同,網絡游戲是娛樂游戲,電子競技屬于體育運動項目,網絡游戲主要是在虛擬的世界中以追求感受為目的的模擬和角色扮演,電子競技則是在信息技術營造的虛擬環境中,有組織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的對抗;
第二,電子競技有明確統一的比賽規則,最大特點是嚴格的時間和回合限制,而網游缺乏明確統一的比賽規則,沒有時間和回合的限制,容易使人沉迷;
第三,電子競技比賽是運動員之間秉著公正公平的體育精神的競賽,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對抗,決出勝負,而網絡游戲主要是人機之間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不一定需要人與人的對抗來評判結果,這也是電子競技有別于網絡游戲的主要不同。
電子競技就業方向什么?
“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主要培養的是電競產業相關從業人員,包括電競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職業經理人、賽事策劃與執行、戰術與數據分析、場地運營與維護、俱樂部運營與管理、電競主持與主播、電競商務等相關人才。
就業方面,很多學生都夢想成為電競職業選手,在聚光燈下面對億萬網友展現自己的魅力,但是,學習幾年電競專業能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的電競運動員,簡直是鳳毛麟角,電競運動員不光是要靠個人的天賦、能力和心理素質,年齡也是比較重要的。一位電競行業人士指出,從年齡來講,電競選手的黃金職業年齡為15至20歲,而高職畢業生從年齡門檻上就已無法滿足要求。
其實,畢業之后能不能成為電競職業選手這倒是次要的,畢竟有天賦的人也不多,我們要看到電競行業相關的職業,這個是相當龐大的就業體系。據人社部分析,現有超85%的電子競技崗位人力不足,對電競賽事運營師的需求量就近150萬人。
電競產業相關的工作包括按照賽事活動、俱樂部、游戲設計、傳媒宣傳等板塊,可劃分為策劃、管理、后期、解說、執行等不同崗位。
當然,電競專業雖然說前景不錯,但也并不是每個人說上就能上的,還是需要細細衡量自己是否喜歡這個專業,是否能夠在這個專業有所收獲,如果說單純為了多好就業而選擇,那永遠沒有哪個專業適合。
迄今為止,開設電競專業的學校也越來越多,而電競產業相關就業人群也越來越多,其實,不管是哪個專業的人才,如果說想要在就業這條路上,能夠謀求一條不錯的前程,那就需要自己多付出,這樣才能有回報。
培養目標:掌握電子競技運動的理論知識、比賽技能和運營管理等基礎知識,具備電子競技運動的操作技能、運營和管理等能力,能擔任游戲解說、數據與戰術分析等相關崗位的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賽事策劃方案編寫、俱樂部運營與管理策略、電競數據分析、電競場館設備與網絡維護、電競賽事模擬實習、競技類游戲攻略、射擊類游戲攻略、網絡營銷、賽事設備管理與維護、電競心理學、電子競技新媒體、電競影視制作、文案與編輯等。
就業崗位:電子競技賽事執行、裁判、教練、運營管理員、主播與解說、電競職業經理人、青訓選手等。
技能證書:電子競技國家裁判員(選考)
歷屆畢業生就業單位:騰訊、廣東省電競協會、超競教育集團、佛山市棱鏡文化、廣州市嗨貓信息公司、IU電子競技俱樂部、廣州三三電競、OD電競俱樂部、Why Five移動電競館等。